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3章 笔记也可留青史,血海又传波澜来 (第3/5页)
候,自然是千差万别,可偏偏沼人如今安稳,献表明籍的诚心归顺,诸事不见sao乱,根本没有让邱言验证的机会,这一句也就慢慢成了悬案。 类似的语句还有不少。 甚至在很多年之后,邱言的言行成为近似传说的那个时代,对他这本笔记的研究和争论,都没有停止过。 说起来,想理顺逻辑,倒也简单,直问邱言即可,可这种私人性质的东西,邱言若不公之于众,旁人贸然询问、求书,就显唐突,于礼不合,如果手记流传青史,那还要在史书上留下褒贬难辨的名声。 邱言偏偏对此缄默,并不置喙,最终就造成了偏差的诞生。 这还只是剑南官场,待得笔记真正流传,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不少隐意也被挖掘出来,有人发现,里面包括了不少新法痕迹。 很快,就有不少变法派的新党官员开始研究笔记,从中深受启发。 要知道,邱言的兵制革新,本就不是简单的更换军械、改革行伍制度,而是涉及到了钱粮与财源、管理与整理、监管与奖惩,这些推而广之,就展现了他的理财思想。 大瑞变法,变来变去,根本还是要充盈国库,有了钱粮,朝廷的腰杆才能挺直,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之前王甫变法,诸多新政,虽惠及不少市民、农民,但只是附带,真正的关键,还是让国库重新有钱了,有继续积累钱财的希望,只是北疆一仗,消耗不小,几乎将变法以来的积累消耗一空,正因如此,王甫才会偏向于主和,并因此渐渐失去圣眷,最终失去了变法权柄。 而今,皇帝李坤没有因王甫的离去,就停止变法,变法的核心目标,同样也没有变化,还是积累钱粮,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