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24. 彝族跳菜 (第5/7页)
花粑粑还很烫,由于是炸制的粑粑,所以整个饼子看起来油津津的,表皮被炸的脆脆的,依稀还能看到被包裹在面衣里面的棠梨花。 咬上一口,糯米粉制作而成的棠梨花粑粑还有些粘嘴。 棠梨花粑粑的制作方法同样很简单。 开春之时,去山上采摘一些鲜嫩的棠梨花,最好是半开不开的状态的棠梨花,吃起来会比较嫩,而且不容易发苦。 拿回来的棠梨花清水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焯水数十秒,捞出沥干水分。 切一些腊rou,最好肥瘦都有,将糯米粉和切碎的腊rou混合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最后把混合物做成一个饼子的形状,放进锅里面,或是用油香煎,或是用油炸制,待饼子呈现出金黄的色泽,就可以出国了。 咬上一口,糯米粉的口感使得整个饼子软乎乎的,并且有点黏黏的口感,却又q弹绵软,被炸焦了的外表咬一口又香又脆,饼子里和糯米粉口感不一样的则是腊rou和棠梨花。 一种带着久经沉淀之后的咸鲜,一种又带着春天到来时候万物复苏的清甜。 在小县城里晃悠了一天,尝过了七八块的面条,一两块的大包子,三块钱的炸土豆一块钱的棉花糖,李潇决定离开这个小城镇了。 这地方,或许还挺适合拿来养老? 这样想着,李潇带着团子开车一路向南。 沿路有一条河,听闻是红河的源头。 再往南边,就到了南涧。 南涧是一个彝族聚集的地方,李潇的位置在社交平台上面一更新,马上就有粉丝邀请李潇前去他家做客了。 原本李潇打算拒绝的,可那粉丝却说自己家里可是正宗的彝族,不去可就见识不到这边的少数民族风情了。 李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