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冲淤平衡 (第3/4页)
十一年理学家马理就提出从“铫儿嘴”“凿而渠,以下达广惠”。 而万历年间泾阳知县袁化中则专门写了《开吊儿嘴议》,否决了开吊儿嘴方案,主张“拒泾引泉”。 至此,双方争论不休,以至于在原本历史上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几度论证,最终由乾隆皇帝裁决以“拒泾引泉”为正确方案。 结果张顺张嘴就来一局“在河而不在渠”,如何服众? 张顺不由笑道:“泾水有二短,故为引水患。” “一曰:水急下切,不数年河面低于渠口矣。” “二曰:多沙,引水日久便淤塞渠道,不得不重新疏通。” “此二者皆泾水之病,非渠水之病也,君以为然否?” 那张缙彦闻言沉吟了片刻,不由拜服道:“秦王真天人也,臣惜惜思量,与往日所见所听两相对照,果然如此!” “只是不知此事当如何解决,以利万世?” 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关键就是一句话,如何解决? “那河流下切,渠口抬高之事我已有对策。”张顺闻言笑道,“不外乎‘沉沙补切’四字而已。” “何为‘沉沙补切’?”张缙彦不由为之愕然。 “泾水由山谷而出,上下落差太大,河水流速甚急,故而切入河道,积年累月以致河床下沉。” “故而当缓水积沙,以补河床下切之不足,使之平衡而已。” “这……这……秦王真乃神天神下凡,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张缙彦本身也颇识水利,闻言不由大惊失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