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四章 箪食壶浆 (第2/4页)
銮舆内的吴年正了正衣冠,一脸正色的踩着小板凳,走下了銮舆,目视前方百姓。 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中老年男子,身上穿着的衣裳很普通,打了补丁,家境应该不是很富裕。 其余百姓也是差不多。但他们带来了十大车的粮食、二辆车的米酒,以及五十头猪羊。 搜刮家底,前来劳军。 “拜见大王。” 为首的中老年男子,一看到吴年的打扮,便知道是汉王亲临,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率领众人跪迎。 “诸位免礼。”吴年怕吓到人家,便双手虚扶,让众人起来。 “老人家。姓甚名谁。哪里人士?”吴年亲切的说道。 “回禀大王。小人乃朱里村人。姓朱名元纯。这些都是小人的村里人。”朱元纯很从容的拱手回答道。 “老人家读过书?”吴年看出一点门道,笑着问道。 “回禀大王。小人曾经是楚国秀才。”朱元纯坦然拱手道。 “原来是秀才相公,难怪与众不同。”吴年笑着称赞了一声,然后拱手说道:“寡人大军北伐。先生能领村民乡亲,前来劳军。寡人多谢先生。” “大王言重了。就像大王说过的一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朝廷重臣,文武大员出大力。小人出点小力,不算什么。” 朱元纯摆了摆手,连忙说道。 “好。说的好啊。”吴年重重的点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确实是自己说的。 现在也已经传开了。 民族主义在辽东已经十分盛行。 炎汉。 炎汉。 随即,吴年与朱元纯闲聊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