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火墙与火炕(上) (第2/4页)
:“此时灵州六县共计七千四百一十四户,共一万八千余丁,三万五千余口。” 陈应又问道:“那前朝时期,灵州有多少人?” 杨则道:“前朝有六万四千七百四十六户,二十一万又六千三百余口。” “短短几年,灵州人口下降了八成!”陈应感叹道:“近十八万人啊,这些人都去哪里了?” 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杨则其实清楚,却不敢直面回答,因为太犯忌讳。然而,陈应却道:“灵州胡汉杂居,居灵州不易,有部分人逃回关内,也有人死了,更多的人,其实是化胡为汉!” 杨则点点头,这种类似的现象,他也发现了。 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的问题,主要朝廷当局有关。大业末年,隋朝遍地狼烟,朝廷对地方,渐渐失去控制。中原内陆州境,杀官造反,或者进山躲避。 可是在灵州,却是平原,而且还是边境平原。局势远比关内更加恶劣。朝廷威慑力渐弱,胡族则趁势乱起,冲州撞府,杀人越祸,无恶不作。 在灵州生活的汉民大多是下层百姓,自身缺乏强大的靠山。当朝廷不能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依附的周边胡蛮部落,成为他们奴工。当然,要说胡化,其实并不能说胡化就胡化,可是天长日久之后,就会久假成真。 陈应道:“灵州是自古是华夏的领地,不容有失,否则愧对列祖列宗,但是,要想守住灵州,没有人口不行!” “总管是要?”杨则有点明白陈应的意思了:“总管是要化胡为汉?” “非是如此!”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