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7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718节 (第1/7页)

    十几年辛勤耕耘下来,现在是……真香!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平心而论,大唐是靠西方的百年教育的积累,用十年时间培养出了大唐的参天大树。

    这个过程只要西方一天不终止,大唐花费再大的代价,都不会停下来。

    无论是半导体还是计算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算法是什么?算法就是数学。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放在三十年后都好用!

    梅长宁道:“你们现在是人才济济啊。连体改委都托我向大唐借人,借调一批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你雪mama给你打过电话没有?”

    李幸笑着点头,道:“说过,但确实无人可借。我也说明了情况,现在大唐的扩张速度就摆在那,急速的扩张,也就造成了人才黑洞,多少人才往里填都不够。这已经是我们不断的切割低级产能,抛出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衣帽鞋袜、玩具甚至电子工厂之后的困局。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工厂我们都在转移给内地厂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向港资企业借调,也不合适吧。”

    借调这个词,在体制内比较寻常。

    借出去给上级单位免费干活,工资原单位发。

    会来事的,干的出彩的,总的来说都有好处。

    但对大唐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对员工自己也不可能干,借出去别说一两年,借出去半年,回来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梅长宁嘿嘿笑道:“你这只进不出,倒是随你爹了。咱们掰扯掰扯道理,那些大学生都是公费培养的吧?大军都裁减了一百万,大学生的伙食却每年都在提高。大唐挑走的还都是好苗子,全国老百姓节衣缩食培养的,拍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