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下 第284节 (第5/7页)
作主好。 他现在与史太傅亲近,秦太师还更客气哪。 秦太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功夫用在江南官场上,江南出这样的大事,总督巡抚都有空缺,秦太师皆换上自己旧交,三品以下官位他无法直接插手,却也与徐尚书举荐了不少人。 徐尚书这辈子都鲜少这样公正过,一切按制度选拔,履历不合格者,一律黜落。履历相同的,看在任时政绩,政绩优者上,劣者下。 别说秦太师举荐的人,徐尚书亲朋故旧皆同等视之。 徐尚书公正到,纵秦太师的人被剔下来,秦太师看过选拔流程,都没说出一个“不”字。 史太傅对徐尚书这一举动敬佩至极,当众赞道,“将来江南大治,必不忘徐公之德。” 徐尚书累的面颊消瘦,淡淡一笑,谦道,“皆份内之责。” 钟尚书原也是史太傅一类的书生性情,他虽性情稍改,入阁后步步小心,不过,废后事上钟尚书也是坚定的站在史太傅一边的。钟尚书想,我虽内阁后进,差使上必要秉公来办,方是我读书人的风骨。 于是,钟尚书在立场上倾向史太傅,公务上则向方程二人靠拢,埋头浸在户部事务上。 内阁第一做官小能手的李尚书,原是有些向秦太师靠拢的。毕竟秦太师深得陛下信赖,他们做官的,还不是得看陛下脸色。 秦太师也与李尚书走的亲近,要知道,尚使风向之人一般立场都不坚定。 李尚书仔细一瞧,这不对呀,史、徐、钟三人隐有抱团cao作。史太傅没嫌他与秦太师交好,有事也都叫他一份。李尚书一想,我也不能把前程都卖给姓秦的,于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