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今时不同往日 (第5/7页)
而不是在延陵,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因为延陵商氏没可能从江阴邑获得更多的土地,他们的上限就在这里,但是李解却正如商无忌看到的那样,有无限可能。 吞并雉邑、鹿邑并非是名义上的,但事实上就是被李解掌控。 江北的广大地区,别人可能没办法开发出来,但对于李解和江阴邑而言,短期内创造几万亩博友产出的稻田,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鳄人小队长以上的精英,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出了惊人的能量。 以沙东为例,他有着丰富的测绘经验,那么在江北丈量土地规划沟渠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沟渠开挖之后,引水却因为地势差而失败的状况。 从阳口大埝,依托邗沟、雉水,以及大大小小的泽陂,整个江北地区的土地固然还是贫瘠的,相较江南还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大农场的规划之下,用少量劳力,就达成了原本需要几十倍上百倍人力才能达成的耕地作业。 围绕江阴邑的各色大农场,不但有成熟的耕牛驯养,还有新式农具的培训使用,农奴们的工作愿望哪怕再低,总的效率衍生出来的总的产出,都比这个时代单纯的小农要强得多。 而这种开发,又是相当稳固的,江阴邑也好,“百沙”也罢,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乃至社会地位,江阴邑李解是他们唯一的渠道。 当然,也可以通过出卖李解来达成愿望,只是成本极其高昂不说,出卖对象几乎没有。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李解明面上最大的靠山就是吴王勾陈自己。 同时在技术分配上,江阴邑几乎掌控了所有“高精尖”,比如火药生产,大量的球磨机以及优质磨盘,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