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四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四十四) (第10/13页)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注)处险难之极,下无应援,进无所适,虽比於五,五屯其膏,不与相得,居不获安,行无所,适穷困闉厄,无所委仰,故"泣血涟如"。”

    从对这一卦文辞的解释来看,王弼还是运用象数里的“卦位”和“数”来说事。

    首先用其卦符号取象而称"刚柔"解释所谓的卦辞,是继承《易传·象》文的说法,通过符号而产生的"刚柔"说。如:"刚柔始交,是以“屯”也。不交则否,故屯乃大亨也。”一直推理出“大亨则无险,故“利贞”。往,益“屯”也。得主则定。”

    其次对所谓的爻辞注释,已然通过阴阳、数位等去阐述。

    如:“志在乎五,不从於初。”

    “阴求於阳,弱求於强,民思其主之时也。”

    “无初之难,则与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

    “三既近五而无寇难,四虽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已路,可以进而无屯邅也。见路之易,不揆其志,五应在二,往必不纳,何异无虞以从禽乎?”

    “二虽比初,执贞不从,不害已志者也。”

    “处屯难之时,居尊位之上。”

    “亨于群小,而系应在二。”

    “下无应援,进无所适,虽比於五,五屯其膏,不与相。”

    从这些"数"去释说《周易》文辞,我们能看明白是注释的什么含义吗?恐怕无异于帮助看明白《周易·屯》文辞的含义。再者说,由此来看,王弼岂是不杂象数的纯义理"易学"么?他既没把今本《周易》彻底懂明白,也不可不受"象数"的影响。

    我们再看王弼对《周易·履》文辞的解释。

    “()履虎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