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四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易学评论》(四十九) (第10/10页)

纶为沦字”,非王本意也。”

    (说明:这上面的《象》曰,是对《屯》卦及卦辞作的解释;中间的“君子经纶之时”,是王弼注;

    而下面的[疏]是孔颖达对《象》曰的解释又进行了解释。此孔颖达对《象》曰的再解释基本遵循《象》曰的含义,也是围绕着“经论”而说义理,并未超越《象》曰的解释意思。)

    从上的《周易正义》注疏编排内容来看,首先编排上比较复杂混乱,本是一部言语简练,思想内容并不复杂的《周易》一书,而被注释的注释,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懂了。其次是要说明的是,自西汉武帝后的帝制时期里"易学",均是《易经》(《周易》与《易传》,严格的说是三种内容,①伏羲的卦符号②文王的卦爻辞③孔子的《易传》)的学术。即《周易正义》虽名称为《周易》,而实质是包括了《易传》,正确称法应为《易经正义》。再者总览《周易正义》里对《彖》与《象》文的解释,基本遵循《易传》里《彖》、《象》义理和结合王弼注易的义理思想来对《彖》与《象》进行的再解释。不同于对今本《周易》里每卦的卦符号和每卦里的爻画疏解上偏重于"汉象数"上的说法,既从汉象数义理,又从汉象数筮术上说之。

    总之,对属《易传》里解释《周易》的《彖》与《象》的解释(疏),主旨是遵循《彖》与《象》里的儒家义理,已然体现的是"以经解经"方针,但这里的以经解经方法,应区别于解释"卦爻画"时的以经解经方法。因本是经的《易传》内容,可分为两种观念对得《周易》。一种是儒家义理,如《彖》、《象》、《文言》;另一种是亦筮亦理和神秘思想,如《系辞》与《说卦》。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