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0章 进可掌权,退则传道! (第4/5页)
人语于学子,彰人间道在兴京!” 此言一出,连一直面色沉稳的王甫和马阳,都是神色有变,目光中流露出一点意外! 而满朝文武就更是思绪凌乱,觉得今日之事太过离奇了。 说是封赏邱言,却先将战功压下,做出一副要封赏两次的架势,随后予以翰林学士也算是正常,毕竟邱言本就任职翰林院。那枢密都承旨已然有些破格,但联想到邱言在草原上的战绩,以及两部兵家典籍,还是能够理解皇帝的心思的,无非是提拔一名知兵的亲信心腹。 但如此一来,翰林与枢密院,已然有些跨界了,如今又加了个国子监,立时就让事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的! 国子监,可谓大瑞的最高学府,聚集王朝之内的学子精英。 这些精英,其中的一部分会在未来成为朝廷中坚,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无疑会对未来的朝政有不小影响,更隐隐影响天下风气。 如今王甫变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国子监掌握在手中,推行变法新学,这个手段,和科举配合在一起,乃是培养新法人才的不二法门。 只有培养出一批与自己理念、主张相同的继承人,才能避免人亡政息的局面,对此王甫知之甚深,而马阳也深有感触。 因而,这新旧两党在朝堂上争斗,在国子监中也有争夺,不过,朝堂上争夺的是“权”,在国子监上争夺的却是“心”。 士子心。 将自己的主张、学说,灌注到三观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学子心中,自是有利于日后行事的,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自己如何去做,就能靠着这些成长起来的学子,搅动大势。 这个局面下,皇帝却安插一个人进来,用意就颇为值得推敲了。 国子监博士不是什么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