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2/4页)
企业家,其实童彤早就因着新城项目和赵参赞那边的介绍认识熟悉,完全没必要千里迢迢跑K国再去认识一遍。这种结识大佬们的机会应该留给更多想要在海外投资的国人才好。 按照童彤最近几年的规划,海外投资业务暂时不会太快扩张,尤其是在非洲地区,毕竟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如海路行船,走运了跟着赚一笔,遇到大风浪整个倾覆血本无归。 大家都看好的地方和项目,蜂拥而至,国际上的霸主们又会如何动作呢?你多赚了他们的市场就要少一块,国际上的形势,并不是国内太平盛世的思维逻辑。弱rou强食,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力,那么引人的资源和利益带来的永远是纷争与祸端。 K国的新城模式能不能再行复制,还是未知数。童彤在那边的项目拓展想法比国内保守许多,跟着大船谨慎走,不能盲目乐观冒进。 就在童彤犹豫是不是出个人场的时候,齐洪亮说有个朋友想进军K国,苦于没门路结交那边根基稳固的我国企业家,童彤果断将邀请函转赠过去,也不曾多问。 按道理齐洪亮背后有湖广商会,他自己也在K国有了项目,还与大国企方晖那边人情往来关系,多弄一张邀请函不会太难。不过K国官方邀请函不是谁都能有,大国企也不是什么企业家都能捎带上。或许齐洪亮的朋友有什么其他背景纠葛,不方便用那边的门路。童彤正好也不想去,举手之劳帮一下,也没什么。 齐洪亮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口来求,本意是希望童彤能带一把他的朋友,没想到竟然直接得到邀请函。这面子给的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