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文化方面的各大发展 (第11/12页)
,在我国科技史、工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这本书被认为是齐国的官书,用来作为官府指导、监督科技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当时齐国对于上述领域的要求和行业标准,从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考工记》虽然内容主要涉及理工领域,但是出自稷下学宫士人之手,因而文字优雅,语句顺畅,语约义丰,既具备科技书籍应当具有的严谨性和条理性,又具备一本先秦典籍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学气息。 这本书的注释与研究具有多个角度,既可以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切入;也可以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切入,因此历代对《考工记》的研读层出不穷。汉代郑玄、唐代贾公彦、清代戴震、程瑶田等人都有论著。 20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考据学也随之带动发展,并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利用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可以将古代典籍中记录的很多科技、工艺手段进行部分再现,让人们更加真实地领略古人的智慧和见识。 在思想内容方面,《考工记》一方面体现出了先民崇拜天意的精神,又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实际的特点。它把天下职业分为六类:一是执掌国家,深谋远虑的,是为王公;二是事必躬亲、为民父母的,是为大夫;三是审视建材方圆曲直、加以锻造的,是为百工;四是羁旅四方、供民所需的,是为商旅;五是埋首田间、辛劳耕作的,是为农夫;六是纺织丝麻,搬弄机杼的,是为妇功。并且认为工艺乃是天地精气共同铸就而成,人不过是因袭模仿。 《考工记》还将诸多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将同一行业的工匠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并加以定性。 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