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_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99节 (第4/8页)

你倒是什么都预料好了。”

    张安世倒是实诚地道:“不是预料好了,而是改变了税制,确保官府有了力量。倘若似从前那般,一个县,只几个正经的官,其余的……尽是杂役,官府每年收到的税赋,连养活自己都不够,要办什么事,都需看乡贤和士绅的眼色,那么纵然是包拯在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张安世这话,可是实情。

    在古代,好官的标准,基本上都和所谓的青天挂钩。却难听说过,谁振兴了一方,让当地的百姓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所以,古人要吹捧某人是好官,往往是此人到了地方之后,立即开始处理多年积攒的旧案,然后如何给百姓们讨还一个公道。

    生生将县令的职责,变成了所谓的法官。

    可实际上,其实古代的地方官,确实权限有限,他们所能干的,可能还真就是法官的活了,至于其他的事,哪一样不要钱粮?任谁来了,都得抓瞎。

    因而绝大多数时候,所谓的县治,本质就是乡村和宗族自治,因此才衍生出了所谓的乡贤和士绅,他们把持地方事务,这地方的事务,千百年不见改善,本身也是因为如此。

    张安世又道:“其实说到底,之所以太平府能够如此顺利,还是多亏陛下大力抄没和整肃了六县的反贼。新政的推行,才能顺畅。若非如此,区区一年,臣恐怕……也难有什么作为。”

    此言一出,令朱棣又想到了姚广孝。

    若非是姚广孝,只怕朱棣也绝不会如此痛下决心吧。

    此时思来,朱棣甚至觉得有几分恐惧。

    莫非……姚师傅早已想到了今日,他所要的,就是彻底扫清这些障碍,也为了今日?

    如此一想,朱棣不禁眼眶一红。姚师傅此人行事,神鬼莫测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