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93节 (第2/6页)
能是利国利民的善政,却未必是好的选择。 就在死一般的沉默之中。 朱棣道:“诸卿……以为如何?” “该旌表太平府!”金幼孜道:“陛下,太平府能有今日,多亏了威国公,威国公可谓是功不可没,所以,陛下应该大大的旌表。” 朱棣皱眉道:“诸卿也是这样认为吗?” “是。”夏原吉等人道。 朱棣拂袖,却又看向杨荣。 “杨卿以为如何?” 杨荣沉吟片刻,才道:“威国公自是居功至伟,他所做的,乃是开了先河,推行新政。可臣以为……这与府中上下官吏,也不无关系。太平府能有今日,乃是军民同心戮力的结果,岂可居功于一人?” “……” 窒息。 众人都不解地看向杨荣。 表面上看,好像大臣们纷纷夸奖张安世,实际上,却是借张安世的功不可没,来掩饰太平府例外论而已。 正因为太平府有张安世,所以这一套才玩得转,其他地方没有张安世,自然而然,还是不要推行新政为好。 而杨荣则直接对其进行了驳斥,张安世是提出了想法,而且是新政的主张者和推行者,可是下头的官吏,从他的观察而言,显然都是用心的。至少在一整套的考核制度,还有激励制度之下,太平府的情况才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若只归功于一人,这不公允,也无法解释。 朱棣显然早就知道大臣们的弦外之音,也听出了杨荣的弦外之音。 他斟酌着道:“朕所虑的,乃是天下太平府太少了。” “陛下。”金幼孜想了想道:“治大国如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