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_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10节 (第2/6页)

,都会带上朱瞻基,教授他治军的道理,甚至允许朱瞻基参与一些不太危险的军事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基登基之后,敢于亲临边镇巡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宽和之战。

    当时的朱瞻基前往边镇巡视,结果得知蒙古兀良哈部造反,上万人突袭大明的边塞。

    于是朱瞻基亲自率领三千人平叛,两军相遇的时候,朱瞻基亲自射杀了敌人的三个前锋。

    此后,兀良哈部溃败,朱瞻基的兵马因为有大量的火器,骑兵不足,为了追击,朱瞻基便索性只带数百精骑追击,兀良哈部丧胆,于是乞降。

    由此可见,朱棣每一次出击大漠的时候,带上朱瞻基,绝不只是让朱瞻基跑到账下听用这样简单。

    若没有年少时朱棣的磨砺,敢于放手让他亲自去进行军事行动。朱瞻基在称帝之后,是绝不可能在被遭遇蒙古兀良哈叛军时,亲领军马,更是亲冒矢石,飞箭射杀兀良哈前锋。

    更不可能做出带了几百精骑就敢直接追击的。

    所以张安世一直都怀疑,大明历史上最大的怨种,被人称之为叫门天子的明英宗,在历史上被王振忽悠着亲征,最后遭遇转折了大明历史的土木堡之败,其中的一些史料是值得商榷的。

    后世之人总认为,明英宗的亲征乃是以王振为首的jianian臣们挑唆的结果,可若是站在明英宗时期来看,皇帝亲征实际上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军事行动而已。

    在明英宗看来,太祖高皇帝马上得的天下,不知参与了多少军事作战。

    而他本人的曾祖父朱棣,靖难起家,做了皇帝之后,六次亲征大漠。

    他的父亲,也就是朱瞻基,也是追着边境上的蒙古人一路追杀的狠人。

    某种程度,亲征实际上是老朱家的传统技能,至少在明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