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84节 (第6/7页)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耕种的事,大多是靠天吃饭,农业的知识懂一些,却不多。 至于记录不同土质,不同肥料,不同种子,不同灌溉条件,最终种植出的亩产量多少,其实都没有什么直观的概念。 毕竟读书人虽大多是乡绅出身,可他们压根不在乎这些,他们掌握着土地,却不屑于耕种,他们宁愿抱着四书五经去读,也绝不愿真正去关心农事。 而寻常的佃户或者农户,大字不识,凭的不过是经验,口耳相传而已。 这种经验,勉强精耕细作可以,可对于丰产还是颗粒无收,更多还是与老天爷有莫大的关系。 农庄就不同了,一方面是邓健有了经验,而且肯亲力亲为,再加上有大量蹇英这样的犯官之后们负责统计,同时不断地观察效果。 最终邓健得出的结论是,粮食的收获,与灌溉、种子、肥料、土质都是息息相关。 而这四种条件,又紧密相连,譬如肥料本身就可改变土质,不同的种子,对于灌溉的条件又不同。 最终,他大抵总结出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刨除无法改变的土质和气候之外,朝灌溉和种子,还有肥料三个方向努力。 这一次去了六县巡视之后,邓健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大抵了解到,许多人对农业的认知还很原始,因而,索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推广尝试。 张安世一听到大粪二字,禁不住有些无语:“这才刚吃饱呢。” 邓健微笑道:“人都要吃喝拉撒,这有什么?这水利……需赶在开夏之后,得赶紧建起来,不然灌溉就是麻烦的事,还有施肥的事……至于畜牧,也与这肥料息息相关,除此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