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唐_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老较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老较量 (第4/7页)

理当地商业,吸引外地商人在当地落户或者投资。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在特区内给与这些人一些税收上的减免是什么鬼?还要征收当地农业用地?最后还问朝廷给与百姓补偿的标准?

    这些都是什么啊?

    还有扬州刺史上奏,讲了一系列扬州的好处,什么地理位置,运河便利,物产和当地特产等等好处。在最后却拐着弯说朝廷恩重明州,登州,对宣州大力支持,扬州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完了才说出重点,那就是在扬州建立大唐物资转运基地,通过大运河可以连接北方,又能辐射南方多地的优势,想说服朝廷给与扬州一些优惠政策。

    恩,问题很新颖,也很有想法,虽然对这个官员不是很了解,但相比也是个奋力进取的能吏。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朝廷都没听过,就是史书上都不曾有半点提及,这要是实行下去,好了还好说,既发展了当地,也增加的朝廷税收。但要是不成了?到时候一地鸡毛,还要朝廷给他们收拾烂摊子,何苦来哉!

    之后就是陇西敦煌,看到南方港口红利实在眼红的很,但人家依靠地理,他就是想学也没办法啊。

    于是苦思冥想之下,就想到一个办法。

    敦煌随着丝路不断繁荣,加上东西方不断交流,已经成为了丝路上重要的节点。凡是西去或者东来的商旅,都会在敦煌进行整顿。

    这样一来,敦煌每日都聚集着大量的商旅,他们在此地购买或出售大量物资,给敦煌这个地方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和人力需求。

    短短几年内,当地人口就已经翻了三倍不止。

    敦煌县令就突发奇想,你南方不是靠海吗?行,这点我们确实没法,但我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