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顿兵雄关 (第2/4页)
为代表;而后者以河南府等地为典型。 若是从唯物史观来看,这大明也合该亡了。其基础已经严重崩坏,任凭崇祯如何有心计手段,非重整山河不足于续命! 想到这里,张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自己若想建立一番事业,不能满足于成为一位三宫六院、妻妾成群的封建帝王;更不能一心以开疆扩土,以累累白骨华作为自己的功业。 而是要老老实实重整旧山河,把大明碾碎的根基,一个个挑拣出来黏合起来。让一户户家庭重新吃穿住用不愁,又有余粮、余力承担相应的义务。 国家国家,有家的支撑才有国的兴盛,这才是中华两千年兴旺更替的真谛。 正所谓:百尺高楼,起于平地;千丈之帛,积于丝缕;万石之钟,累于铢两! 若无一个个如同砂粒一般的户口支撑,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就要坍塌了,更不要幻想什么能够坐稳皇位,开疆扩土了。 由此可知,进行土地分配,给予无地、少地的农民土地固然是改革要点;而扶持、保护处在破产边缘的农户,更是重中之重。 前者是开源,后者是节流。双管齐下,重铸天下根基,方收不世之功! 张顺想得明白,又反复叮嘱了张慎言、吕维祺等人一番,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一发交代下去,只待将河南府民生状况调查明白,再制定相应政策。 眼瞅着事件交代的差不多了,宋献策这才上前问询道:“由于司兵曹文诏出征在外,舜王又不在洛阳,有件要务积压了许久,我不得不越俎代庖汇报一下!” “哦?何事?”张顺还满脑子思虑着土地、改革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