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策 (第2/4页)
贼一灭,天下太平,朝廷自有精兵强将,挥师北上,再一举荡平鞑虏。到时候,恢复太祖、成祖之功业非陛下莫属也!” “好,好,好!听得朕都热血沸腾了!”崇祯闻言兴奋不已,不由站起来来回走动,颇有些跃跃欲试之色。 杨嗣昌闻言,却不喜反忧。他不由心道:难怪人常言圣上为人急躁,到底是年轻了些许。我这才提出几条对策,他就兴奋的不能自已了。 等到崇祯兴奋了片刻,他才继续道:“若仅做到如此,仍不足应对当前形势!” “我不欲战,若鞑虏不肯,为之奈何?” “这?”崇祯闻言一愣,本来发热的脑子顿时清醒了一些。 好在他也知道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那么定当有应对之策。于是,他便问道:“以爱卿之见,理当如何?” “我意以蓟辽五镇,辽东、蓟州、昌平、山海及真保镇为核心,各选练精锐一万,总计五万人马相互支援。然后以锦州、山海关、蓟州三处坚城为凭,以御鞑虏。” “如此朝廷虽得二十五万精锐,其实除却诸镇挑选精锐以外,实际不过新练一十二万人马罢了,反倒剩下了不少饷银。” “好!”崇祯这一次终于沉稳了下来,思虑了半晌,这才应道,“只是如今鞑子残破,多为虏寇所获,三边及宣大之地亦易为虏所侵,先生还是尽量调动内地人马前去剿匪才是。” 杨嗣昌一听,也颇为挠头。 二十五万精锐尚不足用,那又如何应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