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教论 (第3/4页)
大,至极,乃至无穷,岂人力所能穷尽哉?彼辈不过触及毫毛,便曰知矣,何其狂妄自大也哉?” “我为天子耶,亦不敢称尽知天下事矣,更何况天道乎?” 见张顺辱及天教,那韩霖本来也非常恼怒。只是听闻了张顺这般言论,不由眼睛一亮,心中便产生了几分动摇。 也难怪韩霖如此,一来他本就是同文同种的汉人,精通古圣先贤的文章,对张顺的言辞能够有更深的理解和归属感; 二来,他学习天教最初的想法亦是以“补儒”为主,以“天教”补“儒教”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是张顺却直接掘了两教的根基,则更胜一筹。 原来三代以来,中国开启了宗教哲学化的转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论述上古时期的“天”、“道”的哲学经典。 像儒家、道家的作品皆是此类,由此也开启了古代中国世俗化社会。 而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反其道而行之,试图把已经哲学化的“天”、“道”、“上帝”重新宗教化,神化。虽然这样为儒生开启了一道新的大门,但终究感觉非常别扭。 而张顺的办法却非常简单,直接从根子重新把“天”“道”“上帝”和“神”彻底的哲学化。 天是什么?道是什么?上帝是什么?是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是物质也是意识。 原本传统思想中还残存部分宗教思想的“天”、“道”、“神”、“上帝”等概念,在张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