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万斤红夷大炮(上) (第3/4页)
也有类似铜铁、生铁熟铁复合的攻城红夷大炮。 张顺虽然并不不知晓其中情况,但并不妨碍明白生铁熟铁复合的巨大优势。 之前铸造“黄金炮”的时候,张顺曾经仔细分析过炮膛的受力情况。 从纵向角度来说,火炮的主要受力点是药室。 火药燃烧的瞬间会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然后产生大量气体推着炮膛里的炮弹做加速度做功。 而横向来说,火药急剧燃烧会对火炮炮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需要炮体本身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来抵御,这也是当初张顺效法建筑设计中“等强度代换”主要理论依据。 如果按照这种理论看来,脆硬的生铁完全不是符合火炮需要的材质;铜和熟铁稍好一些,但是也好不了多少;唯有高强度钢材,才是制作火炮的优良材料。 可是这是一个“点钢枪”、“点钢箭”都是稀罕物的时代,哪里有那么多钢材让张顺去“浪费”? 甚至铜和熟铁,他依旧使用不起。 想一想万斤重炮,一次性就要消耗一万斤的铜或者熟铁,张顺也rou疼的紧。 特别是熟铁锻造小型火炮还好,如果锻造重型火炮的话,铁片的焊接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像黄泥浆这种比较初级的焊接剂,锻焊一下比较小的物件的时候,还能满足需求。如果要锻焊大块熟铁,那技术难度就非常大了。 所以适当锻造出火炮的内壁,然后以廉价的生铁加强炮体,不失为一种高明的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