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各有各的难 (第2/4页)
住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后来的大明皇帝也遭不住王爷这种生法了。 干脆一刀切规定,王爷娶妃纳妾需要报朝廷批准才行,连纳妾人数都进行限制。 比如张顺身边的崇王妃被崇王的选中的时候,刚好遇到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不到一个月又驾崩,天启继位一系列事情,一直拖到天启三年六月,才得以受到朝廷册封。 其王府的俸禄更是被朝廷一拖再拖,打折发放。家里一大家子等着米下锅呢,这谁拖得起啊? 到了万历年间,这位爷就更狠了,直接下令藩王俸禄“永为定制”,不再增加。然后他给自己儿子福王、潞王分别赐田两万倾、四万倾良田。 其他诸王听闻了,不由有一句马麦皮要讲! 求人不如求己,其他王府都开始琢磨着置办产业了。 怎么置办产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求皇帝赏赐了。 可是这唐王封地南阳城是河南诸藩中最小的,其王府亦是诸藩中最小的其不得朱元璋喜爱可知矣。 于是第一代唐王眼巴巴的望着朱元璋爸爸赏了周王,赏赵王;赏了赵王,赏汝王,嘿,感情您都不记得南阳这嘎达还有个儿子了。 没办法,老唐王死了一任又一任,和皇室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眼瞅着都绝望了。 结果突然有藩王绝嗣了,天上掉馅饼,唐王府美滋滋继承了几百倾地儿,都乐的合不拢嘴了。 只是这事儿可遇而不可求,等了二百多年,就这么一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