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一章 啥?还能继续变?(第四更) (第1/4页)
要知道,咱们日常见到的河水之所以会泛绿,其实是有两种原因的。 第一种,就是跟水体的深度有关。 在人们的印象里,大海的颜色大多都是呈现出蓝色或者是深蓝色。越靠近近海,海水的蓝色就会变浅,越往深处的外海走,这海水的颜色就会越深 到了河道里,由于河水的深度无法跟海洋进行比较,使得照射进河水里的绿光无法被吸收,只能将这种绿光反射到了人们的眼球当中。 但是到了海洋里就不一样了! 因为海洋足够深,光线里的绿光进去后会被海水完全吸收掉,所以海面上反射出来的大多都是蓝光。 这也是为何,咱们能在海洋的浅水区域看到蓝绿混合的碧色原故。 当然了,这里面涉及到的拉曼变频散色以及丁达尔效应,感兴趣的看官老爷们可以自己去搜搜。 至于第二种,就是刚才某位差点被土鳖戴住罩脸吐口水的知识分子提出的“水体富营养化”理论。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就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多,导致浮游藻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让水体表面呈现出水华或者赤潮。 而这类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往往会在缓流水域里频繁高发。 倘若眼前这条无名河道没被污染前,确实有很大的概率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让水面飘起大量的绿藻、浮游生物。 毕竟这条无名河道的源头和下游已经被完全截断,恰好就符合缓流水域的条件。 但是被污染过后就不一样了! 除了河道里的水质变成了劣v类之外,水体里恶劣的ph环境,也足够杀死一切的浮游藻类。 废话! 没看到这条河道都黑了几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