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十二章 官场调整 (第2/4页)
有医科、针科、按摩科三科,全署由师生五百多人,其中不乏医术高明的师生,在杨杲的支持下不时地展开学术研讨,彼此交流大力发展医术。 除了担任太医署令的李时珍外,还有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原本隐居在太白山的孙思邈在听说太医署的盛况后也是心动,一心钻研医术的孙思邈虽然拒绝了杨杲的任命,但也不时地会出现在太医署的医术研讨交流上。 孙思邈常年在民间游历,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更是大大加强了太医署的医学力量。 医学力量的加强不仅是替苏威等已经年过古稀的老者熬过一次又一次的死神,在军事上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一场大战下来,多数士兵都不是直接在战场上丧命,而是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才慢慢死去的。 在太医署的医师们指导下,隋朝各个战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医疗队,负责伤兵的抢救以及后期妥善的维护,伤兵的致死率大大降低,无形中也是增强了隋军的军事实力。 不过,此刻杨杲想的却不是隋朝医疗技术的发展,而是官场上面的变动。 苏威虽然一次又一次地逃过死神的魔爪,可是他的年纪已经摆在了那里,繁琐的政务已经让他力不从心,虞允文、张居正等留守京城的重臣也曾经在奏折中暗示过,只不过当时的杨杲一颗心都挂在河北以及辽东的战事上,因此没有回应此事。 不过现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