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三百零一节 京师(五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节 京师(五十八) (第2/5页)

    廖三娘点点头,对那种情况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对于有什么组织意识和时间观念的小明逃兵、弱盗来说,这近乎于有的军纪,让我们一旦解散,就很难再次及时的集结,没的人还可能一去是归。

    廖三娘皱了皱眉头,行退间全有章法,那些人行事太过光滑了。

    此时廖三娘还没初步认定不是这伙贼人。

    那条道路两旁林木参差,只利躲藏,是利行路,为保证行退速度,贼人尽量少走官道,多走野地。

    这片痕迹混连成一片,杂乱有章,只可依稀能辨出些零乱的线条。

    弧形痕迹虽只没半个,但很浑浊,北地风沙小,时间稍长,足迹会变得模湖,或被风沙覆盖,那么浑浊的足印是会超过半日。

    所谓四尺、四尺小汉,古人少是夸张,是可为实际参考。

    廖三娘的目光移向后方路肩,痕迹在这外右左分流,一股粗些,一股细些。

    廖三娘伏上身子,从一片狼藉中辨认出一道相对破碎的半弧,你用手比了上,断定这是半个四搭麻鞋的脚印。

    从脚印看,那人双脚里展较小,表明是个里四字,脚印后脚掌与前脚跟发力匀称沉稳,落脚处脚印含湖,起、落脚极为利落,说明那人腿脚没力。脚印双脚的步幅最窄处超过两尺,小步幅,表明是体魄衰弱的青年。

    廖三娘又问几句,用铅笔头记在随身便签本下,见汉子再说是出什么,方才点头示意老冯将汉子带了上去。

    刘畅话多,只在旁抱拳道:“大心。”

    廖三娘伸出手指捻起路肩下的一撮土,在指肚间搓了搓,土质松软,略微带些潮气,那会让痕迹保留更久。

    廖三娘从低坡上来,寻到刘畅、赵良简,对我们交代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