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5黄淮水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黄淮水患】 (第2/5页)

在洪泽湖筑堤,抬高洪泽湖水位,用湖水来冲刷清口泥沙,就此达到淮黄合流入海的目的。”

    “但时至今日,黄河下游大量泥沙淤积,河床也不断抬高,洪泽湖之水已经刷不动了。非但刷不动,还被河水倒灌。洪泽湖的湖床被泥沙抬高,湖面越来越广。再这么下去,据臣推测,三五十年之内,泗州一带必然被洪泽湖吞没!”

    赵瀚问道:“如何治理?”

    张国维道:“有两种办法。”

    “讲。”赵瀚说道。

    张国维说:“第一种,在各处河段,建数十道水坝,继续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把泗州城及周边百姓,全部迁往他处,任由洪泽湖扩大,任由泗州沉入湖底。此法,或可保二百年无忧,期间每年都要修缮维护。”

    赵瀚忍不住说:“这不算治本之法,纯属将错就错!”

    明清两代治理黄河,战术理念是对的,战略从一开始就错了。

    而且必须错,不错就得丢官。

    不管是谁担任河道总督,淹死多少百姓、淹没多少土地,都不是他们的真正职责。他们的第一要务,是要保证大运河通畅,保证漕运把粮食运到京城。

    保住漕运,这属于政治正确。

    治理黄河,却以政治为前提,怎么可能治理得了?

    因此,潘季驯明知是错的,却只能将错就错。清朝知道明朝是错的,也只能将错就错,最终导致黄河再次改道。

    张国维说明这些原因,起身拱手道:“陛下,大同新朝不必考虑漕运,正是治理黄河的大好良机。第二种方法,便是让黄河人为改道,黄河之水从山东入海!”

    赵瀚问道:“如何迫使黄河从山东入海?”

    张国维解释说:“黄河故道的北岸,有多处泛道可以泄洪,可以用来堆积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