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674【掉脑袋的案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4【掉脑袋的案子】 (第2/5页)

朝廷若对收粮官吏管得严,基层工作就没法做了。因为确实有农民贪小便宜,给官府交粮的时候,故意不晒干水份,或者故意掺杂碎麦甚至是麦麸。碎麦和麦麸还好说,如果有没晒干的麦子,一不小心进了粮仓,发霉之后能把整个仓都祸害了。

    柳传宗说道:“朝廷不是下令,农民交粮的时候,银行钱粮兑换点,必须向农民开放晒场吗?没晒干的粮食,就近在晒场里晒,有麦麸的也在晒场里扬。”

    老农惊讶道:“还有这事?我们这里的官家晒场,都不让农民进去。”

    旁边蹲着的魏干,不动声色的提笔,在小本本上把这事儿记下。

    柳传宗又问:“县里的常平仓,有没有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老农神秘兮兮说:“钱粮站里,听说有粮耗子,隔三差五就往家里偷粮食。”

    柳传宗有些失望,没问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粮耗子这类品种,小偷小摸实属正常,绝不可能把常平仓搬空,吓得粮商灾年高价买粮填窟窿。

    入夜。

    去粮站暗中蹲点的骆方回来,低声说:“常平仓肯定有问题,一天之内,就有三大车粮食运进去,都是民间粮商把粮食往里面运。常平仓的窟窿肯定很大,粮商一直忙着高价买粮。”

    魏干笑着说:“他们也是倒霉,陕州靠近山陕。今年陕西跟河南一起旱,山西旱情虽然不重,但崇山峻岭运过来,运费都得一大笔。这些粮商,若想去外地买粮填窟窿,最近也得去湖北买粮,山高路远哪来得及?就算来得及,也会被河南更南方的州县抢购,怎也轮不到陕州的商人。他们已经病急乱投医了,只能在本地找农民购买。”

    柳传宗分析道:“这个案子,明显不是官吏贪污亏空,更像是官商勾结,挪用了常平仓的粮食。正常情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