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_分卷阅读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3/4页)

感激一笑,领了他的情。

    一转眼到了八月九日,乡试第一场开考。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第一场考“四书题”三道,“经义题”四道,还要赋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一道;第三场“经史”、“实务策”五道。

    由考题可见,科举选拔的,不仅是饱读诗书之士,还是当官的人才,三场考下来,能中举的,也都不是泛泛之辈。

    求知堂中,甲班、乙班的师兄们参加科考,丙班的小公子们也迎来他们的季考。

    此次季考,顾桓进步神速,排进了前五,先生都说他若能继续努力,明年童生试可期。自从练了后,顾桓的记忆力强了很多,加上勤奋不懈,经义方面一日千里。倒是赋诗,虽然已懂得句法、用韵、平仄等规矩,做出来的诗却毫无灵气,正如谢老夫子点评:“匠气十足!”

    好在科举不以诗词为重,到时候能写一首中规中矩的“赋得体”就罢了。科举之中的赋得体以歌功颂德为主,本来就难以出彩。

    而顾林天性烂漫,在诗词上颇有天赋,写的诗被先生评为“甲等”,同窗们传阅观摩,都称赞不已,经义却平平,总成绩排在十名开外。

    至于第一名,韩文瑄还是当仁不让。

    桂花飘香时,乡试放榜了,人称桂榜。中举的学子们忙着以文会友、交结同年,参加巡抚大人主持的鹿鸣宴,席间唱诗,跳魁星舞,不亦乐乎。

    季考后,万寿节临近,学堂放假了。高广英不出众人所料地落榜了,恼羞成怒地去韩家闹了一场。

    考了第五名的顾桓得了闻氏亲手做一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