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_第三百四十九章 第二只巨型转生眼快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第二只巨型转生眼快死了 (第6/7页)

轨道上,漂浮的战舰规模高达百万,更有六条正常运转的轨道天梯,质量的投放能力绝对很可观。

    接下来的战争中,六弦星的战舰群将是最大的危险,初期根本不能一口气积累出足够与之对抗的虫群,流星需要隐蔽自己的主基地。

    为此,流星首先就是繁育出十几个母巢,然后分出影分身后前往其他矮行星、小行星群,以及另外几颗行星上开辟分基地。

    然后集中资源生产了大量的工作虫,在主基地地下开挖空间,捕获含水的彗星和陨石,将冰融水充入矮行星的内部空间,制造人工地下海洋。

    有了人工海洋,大型战舰和大型兵种的繁育速度就能提升几个数量级,因为在水中几十个小小的螺旋桨就足够抵消万有引力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水中生物战舰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不用先发育出一套内部运输系统。

    如此一来,生产过程中至少减少了两道工序,生产时间能够减少三分之一。

    战斗单位生产速度,物质收集的速度,质量投放到太空中的速度,将是虫群进行战争的最大法宝。

    随着地下开挖的进展和冰块融水的注入,地下海以管状的形式在延伸,随着第二座母巢成功建立,地下海也建造成了U型管形状,管道直径为六公里。

    而且新的管道支线,以及第三座第四座母巢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

    此时能量补充成了最大的瓶颈,流星选择的矮行星非常隐蔽,但距离恒星太远导致光照强度不足。

    即便整个矮行星都铺满了菌毯,也不足以同时支持融冰和六座以上的母巢全力运转。m.zwWX.ORg

    即便后续不再需要融冰,对母巢的支持也达不到三十座,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